南京邮电大学校徽

林邦栋|方寸世界一生情

2019年10月30日 上午九点

“乐清细纹刻纸”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、

中国工艺美术大师

林邦栋 老先生

与世长辞,驾鹤西归

享年93岁




工作时的林邦栋先生


林邦栋

      林邦栋,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。1926年出生于民间工艺世家自幼继承家业,13岁随父学艺,20出头就成为一名优秀艺人,2007年在北京世纪坛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。作品被中国美术馆、国家博物馆收藏。曾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,出版有《林邦栋剪纸集》。


细纹刻纸

      细纹刻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浙江省乐清市流传的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,主要集中在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、后横村,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及乐成镇、柳市镇、翁垟镇等地。乐清细纹刻纸具有纤细优美的风格,与粗犷豪放的北方剪纸对照强烈。它的刀法精妙入微,图案细如发丝,工而不腻,纤而不繁,可以在一寸见方的纸面刻出50条线条,其纹样细如发丝,且凭竹刀打的经纬格子线,随心所欲地刻出装饰纹样。




林邦栋先生部分作品


《夏瓜丰收》


     乐清细纹刻纸是瓯越文化的组成部分,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,是民间艺术的瑰宝。

     林邦栋说:“乐清的先民们为我们创造了极具价值的艺术,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,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档,因而培养艺术新人是重中之重的工作。”


千手千目观音》



《千秋万代》

      根植中华优秀文化,弘扬民间传统文化。

     林邦栋为了培养下一代接班人也做出了努力,多次去学校、机构、社区举办乐清细纹刻纸讲座,把这门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展示给更多的人,为这门独具特色的细纹刻纸艺术发扬光大尽了一份力。


《百寿图》



《龙飞大有年》


/*作品照片转自    浙江剪纸界

《浙江剪纸界》微刊2019年第3辑(总第18辑)*/



记忆中的林邦栋先生


       2007年6月9日上午10时30分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总理,温总理走进剪纸年画的制作表演厅,与乐清细纹刻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亲切交谈,温总理听了我的介绍,我是第四代传人,我有儿子、孙子,第五代、第六代传承人都出来了,温总理讲说得好后继有人传下来。

       温家宝说:“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句话的理解。第一:它是民族文化精华;第二: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;第三: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。”在场的人异口同声地说:“讲得好!”大家鼓起掌来。




       2007年下午4时30分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中华世纪坛,饶有兴趣地观看展览,与民间艺人亲切交谈,问我剪纸行业发展怎么样?我回说:“一年比一年好,有希望。”叫我传下去,李长春说: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是民族文化绵延的象征,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。”




2007年6月9日于北京世纪坛现场表演细纹刻纸

原中央军委副主席、政治局委员、国防部部长张万年






      林邦栋老先生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细纹刻纸的艺术中去,于方寸的纸上,用血流的手指,在灯光下刻纸。我们作为炎黄子孙,怎能不去了解、传承、发扬这一历史悠久的艺术呢?

      先生走好,世界有您的装点,更加美丽。